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秸秆还田对东北半干旱区玉米‖花生轮作系统土壤水热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姚凡云,曹玉军,王虹霏,吕艳杰,刘志铭,魏雯雯,岳玉兰,王永军.秸秆还田对东北半干旱区玉米‖花生轮作系统土壤水热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0,28(4):86-95.
作者姓名:姚凡云  曹玉军  王虹霏  吕艳杰  刘志铭  魏雯雯  岳玉兰  王永军
作者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 长春 130033;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长春 13011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103,2017YFD0300603,2017YFD0300303)、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博士后基金项目(C6215000209,C7208000109)
摘    要:以东北半干旱区玉米‖花生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试验设传统玉米单作、花生单作、不同秸秆还田量下(30%、60%和100%)玉米‖花生轮作5个处理。通过连续3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玉米秸秆不同还田量对农田土壤水热特性、产量及土地当量比(LER)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单作相比,秸秆还田处理玉米区播前0~4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提高了1.9%~3.9%,花生区提高了11.0%~13.9%;成熟期,秸秆还田花生区0:00~8:00平均地温比传统单作提高了0.2℃~1.1℃,10:00~22:00平均地温较传统单作降低了0.5℃~1.0℃。2016年和2017年玉米‖花生轮作系统LER为1.05~1.16,2018年各处理LER均小于1。吉林半干旱区玉米‖花生轮作系统进行秸秆还田改善了作物播前的土壤水分状况,但对于作物产量的影响在不同年份有所差异。

关 键 词:玉米‖花生轮作  秸秆还田  土壤含水量  温度  产量  土地当量比
收稿时间:2019/6/21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玉米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玉米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