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沟岸灌木林地土壤水分变化
作者姓名:霍竹  邵明安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40025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901020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2000018605)
摘    要:选择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典型切沟,采用人工取样和中子仪测定研究了柠条坡地不同坡位土壤水分变化,明确了切沟对沟岸柠条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范围,建立了土壤储水量与距沟沿不同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雨季(7~10月),天然降水对柠条坡地下位的补给深度达到了220 cm,对坡地上位和中位的补给深度分别为180 cm和160 cm。在土壤剖面200 cm深度范围内,坡下位土壤水分含量始终高于坡上位和坡中位,200 cm深度以下,坡地上、中、下位土壤水分趋于一致。切沟对柠条林地土壤水分影响水平宽度达到3~4 m,垂直深度达到6 m以下。沟岸柠条坡地距沟沿不同距离土壤剖面储水量与沟沿距离间的关系可以用线性函数来表达。研究沟岸地距沟沿不同距离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对沟岸地植被的恢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关 键 词:土壤水分变化  沟岸地  水蚀风蚀交错带  黄土高原
文章编号:1002-6819(2005)06-0045-05
收稿时间:2005-01-10
修稿时间:2005-01-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