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经营措施对鄂南毛竹笋用低产林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胡文杰, 庞宏东, 胡兴宜, 胡江龙, 李铠. 不同经营措施对鄂南毛竹笋用低产林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9, 39(2): 86-91.doi:10.11929/j.swfu.201811008
作者姓名:胡文杰  庞宏东  胡兴宜  胡江龙  李铠
作者单位:1.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5;2. 湖北幕阜山竹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湖北 咸宁 437100;3. 咸宁市咸安区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北 咸宁 437100;4. 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采用2 100~2 550、2 700~3 150、3 300~3 750株/hm2 3个立竹密度和复合肥、饼肥、配方肥3种施肥种类双因素试验设计,分析不同处理间鲜笋地径、笋高及鲜质量差异,研究不同经营措施对鄂南地区毛竹笋用低产林竹笋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经营措施后,竹林竹笋产量显著高于CK。立竹密度和施肥种类的交互作用对毛竹笋地径有显著影响,其中,以高密度、复合肥处理的地径值最大,为9.65 cm,随着毛竹林立竹密度的增大,其形态特征由“胖、矮” 型逐渐变为 “瘦、高” 型。立竹密度对毛竹笋产量的影响较施肥种类更为明显,较低立竹密度的竹林更有利于竹笋产量的提高。在不同处理中,产量最高的为低密度、复合肥处理,毛竹笋产量为2 174.40 kg/hm2;产量最低的为高密度、饼肥处理,为1 299.15 kg/hm2。在自然立竹密度处理中,以配方肥的产量最高,为1 721.55 kg/hm2,综合考虑经营成本等因素,在该地区毛竹笋用林的经营初期可考虑施用配方肥。

关 键 词:毛竹笋用林   立竹密度   施肥种类   形态特征   产量
收稿时间:2018-11-1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