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冬小麦微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引用本文:陈晓杰,张建伟,杨保安,范家霖,张福彦,程仲杰,胡银岗. 中国冬小麦微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0(4)
作者姓名:陈晓杰  张建伟  杨保安  范家霖  张福彦  程仲杰  胡银岗
作者单位:1. 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核技术农业应用院士工作站,河南 郑州 45001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2. 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核技术农业应用院士工作站,河南 郑州,450015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学院,陕西 杨凌,712100
基金项目:河南省小麦产业体系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郑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摘    要:为了明确中国冬小麦的遗传多样性,为育种工作提供有益信息,以90份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中国冬小麦核心种质为材料,通过连续2年度的水、旱处理,分析了其形态、光合生理及苗期根部共21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广义遗传力;同时利用269对均匀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的SSR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除穗长、小穗数、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和叶绿素含量5个性状外,其他16个性状均具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以形态性状为主的简单性状(穗叶距、穗下节长、株高、胚芽鞘长、根直径、千粒质量、穗长、叶绿素含量、穗粒数、小穗数、根长、旗叶长)具有较高的遗传力,适宜早代选择;产量性状(单株籽粒产量和单株生物学产量)遗传力中等,但考虑产量是育种改良的核心目标,也可作为早代选择指标;光合生理及复合性状(萌发期根表面积、根体积、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遗传力最低,尤其是光合生理性状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且不容易准确测量,不适宜作为早代选择的指标。SSR多样性分析表明,中国冬小麦遗传多样性较差;不同基因组间差异显著,其中B基因组多样性最丰富,D基因组多样性最差。

关 键 词:中国冬小麦  种质  遗传变异  遗传力  SSR 标记  遗传多样性

Genetic Diversity of Micro-core Collections of Chinese Winter Wheat
CHEN Xiaojie,ZHANG Jianwei,YANG Baoan,FAN Jialin,ZHANG Fuyan,CHENG Zhongjie,HU Yingang. Genetic Diversity of Micro-core Collections of Chinese Winter Wheat[J].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5, 0(4)
Authors:CHEN Xiaojie  ZHANG Jianwei  YANG Baoan  FAN Jialin  ZHANG Fuyan  CHENG Zhongjie  HU Yingang
Abstract:
Keywords:Chinese winter wheat  germplasm  genetic variation  broad sense heritability  SSR marker  genetic diversity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