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甘蔗黑穗病菌SCoT-PCR反应体系优化与引物筛选
引用本文:徐刚红,姜子德,沈万宽,罗明珠,饶得花.甘蔗黑穗病菌SCoT-PCR反应体系优化与引物筛选[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5,34(6):33-39.
作者姓名:徐刚红  姜子德  沈万宽  罗明珠  饶得花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华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微生物信号与病害防控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华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华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华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广州 510642
基金项目: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创新专项(2014A020208094); 华南农业大学人才引进启动资金项目(13009)
摘    要:以甘蔗黑穗病菌(Sporisorium scitamineum)交配型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在单因素优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甘蔗黑穗病菌SCoT-PCR反应体系的Mg2+、dNTPs、引物、r Taq DNA聚合酶和模板用量5个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优化的甘蔗黑穗病菌SCoT-PCR反应体系:DNA模板12.50ng、dNTPs 0.17mmol/L、引物0.46μmol/L、Mg2+1.7 mmol/L、r Taq DNA聚合酶0.85U、1×Buffer(Mg2+free),总体积25μL。应用优化体系从30条SCoT引物中筛选扩增条带清晰且多态性丰富的10条引物,并利用这10条引物对10份地理来源和寄主来源不同的甘蔗黑穗病菌交配型菌株基因组DNA进行SCoT标记,结果共扩增出86条带,多态性比率为58.67%,平均每条引物扩增8.60条。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5的水平上,可将10个菌株分为3类,聚类结果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 键 词:甘蔗黑穗病菌    SCoT标记    体系优化    UPGMA聚类分析
收稿时间:1/6/2015 12:00:00 AM

Optimization of SCoT-PCR system and screening of polymorphic primers in Sporisorium scitamineum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