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淮安市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引用本文:蒋姣,孙哲,赵思远,陈士亮,金思慧,陈菁.淮安市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J].农业工程,2020,10(12):63-69.
作者姓名:蒋姣  孙哲  赵思远  陈士亮  金思慧  陈菁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咸阳712100;淮安市洪金灌区管理所,江苏淮安22312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现代灌区用水调控技术与应用(项目编号:2017YFC040320502);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宁夏现代化生态灌区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8BBF02022)
摘    要:淮安市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境内河湖交错,水系纵横,是江苏省北部的农业大市。研究其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可为保障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基于2000、2010和2018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综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对2000—2018年淮安市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社会经济指标研究其驱动力。2000—2018年耕地减少速度不断加快,减少面积主要集中在清江浦区北部,与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相互转移面积较多。耕地变化受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影响,第三产业是耕地变化的核心驱动力。淮安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更加重视保护耕地资源,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与配置,确保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 键 词:耕地时空变化  土地利用  驱动因素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淮安市
收稿时间:2020/8/31 0:00:00
修稿时间:2020/8/31 0:00:0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