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河北省荷斯坦种公牛遗传缺陷分子检测
作者姓名:彭朋  王思伟  张毅  阎志刚  赵增元  王昆
作者单位: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栽培生理与绿色生产重点实验室;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3.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总站;4.河北天和肉牛养殖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CARS-36);河北省三期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HBCT202319020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专项课题(2022KJCXZX-LYS-19);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2326321D);
摘    要:遗传缺陷病对奶牛的生产和繁殖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如果不及时检测和筛选,可能会导致胚胎死亡和犊牛畸形,进而影响牛场的经济效益。为了保障荷斯坦牛的良种选择和群体遗传改良,加强对遗传缺陷病的检测是非常关键的。本研究利用微流控SNP芯片技术,对河北省种公牛站的38头荷斯坦种公牛冻精进行了9种遗传缺陷基因筛查,并对其分布情况进行探析。结果显示,CVM、HH1、HH3、BS、HH5、HH6遗传缺陷的携带率分别为2.60%、2.60%、10.50%、2.60%、7.90%和5.30%,未发现HH4、BLAD和HCD的携带者。结果表明,河北地区种公牛群体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遗传缺陷携带者,为避免遗传缺陷给奶牛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建议牛场在使用冻精时,应采取科学的选种选配措施。

关 键 词:河北省  荷斯坦种公牛  遗传缺陷  分子检测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