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投喂模式对刺参摄食、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韩莎 胡炜 李成林 赵斌 姚琳琳 王琦 孙永军 鞠文明 |
| |
作者单位: | 1.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山东省海水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青岛市海洋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工程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104;
2.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威海 264300 |
| |
基金项目: | 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项目(LJNY20161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2018YFD0901602);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刺参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项目(SDAIT-22-01);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17LZGC010) |
| |
摘 要: | 为了探讨间歇投喂模式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摄食、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1 d·次-1的连续投喂为对照组,采用2 d·次-1的间歇投喂模式,设置正常投喂量(100%)的125%、150%、175%和200%共4组投喂水平,对平均体重为 (3.41±0.05) g的刺参投喂30 d,对刺参的摄食、生长和消化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间歇投喂模式能够对刺参生长产生显著影响,刺参特定生长率随着投喂水平的上升而增加,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刺参增重率与投喂水平呈正相关,200%组达到最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刺参摄食率逐渐升高,而饲料转化率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趋势,200%间歇投喂处理的刺参摄食率显著高于100%连续投喂处理,而200%和125%间歇投喂处理的刺参饲料转化率与100%连续投喂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间歇投喂模式对刺参蛋白酶活性产生显著影响,125%、150%组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175%、200%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投喂模式对淀粉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结果表明:基于刺参的生长性能和对饲料的转化利用,认为在刺参工厂化养殖中采用2 d·次-1的间歇投喂模式,以175%~200%投喂水平进行养殖管理,能够满足刺参的正常摄食需求,有效促进刺参的生长。
|
关 键 词: | 刺参 间歇投喂模式 摄食 生长 消化酶 |
收稿时间: | 2020-03-2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