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恢复途径对大兴安岭森林沼泽群落植物多样性影响
引用本文:牟长城,张娜,倪志英,孙晓新,杨明.不同恢复途径对大兴安岭森林沼泽群落植物多样性影响[J].中国林副特产,2007(3):1-6.
作者姓名:牟长城  张娜  倪志英  孙晓新  杨明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948计划);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吉林省科技攻关项目
摘    要: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与多样性指数方法,研究大兴安岭天然森林沼泽群落、火干扰后自然演替途径恢复的森林沼泽群落和人工造林途径恢复的森林沼泽群落的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及其沿过渡带环境梯度的变化规律,探讨退化森林沼泽群落的有效恢复途径。结果表明:①演替群落和人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较其天然群落均有所增加(4~24和7~25),但两者的恢复机制却有所不同,前者草本种类和灌木种类均较其相应天然群落有所增加,而后者仅有草本种类增加,灌木种类却显著减少;②天然、演替和人工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沿沼泽至森林方向过渡带环境梯度依次呈递减、恒定和波动分布格局(2.1907、1.9319、0.8134,2.1216、1.9642、2.0493,1.9693、1.2830、1.4782),且演替群落与天然群落较接近(-3.2%、1.7%、151.9%),而人工群落与天然群落差异性较大(-10.1%、-33.6%、81.7%),因此,演替途径在维持物种多样性方面较人工途径有优势;③天然、演替和人工群落的组成种沿过渡带环境梯度平均变动速率依次为16.2、21.3和18.8,演替群落和人工群落分别较天然群落提高了32.7%和16.0%,因此,演替途径在维持群落多样性方面也较人工途径有优势。

关 键 词:大兴安岭  森林沼泽群落  植物多样性  恢复途径
收稿时间:2007-01-31
修稿时间:2007年1月31日

Impact of different rehabilitaition methods on the plant community diverty of the forest swamps
Mu Changcheng,Zhang Na,Ni Zhiying,Su Xiaoxin,Yang Ming.Impact of different rehabilitaition methods on the plant community diverty of the forest swamps[J].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2007(3):1-6.
Authors:Mu Changcheng  Zhang Na  Ni Zhiying  Su Xiaoxin  Yang Ming
Institution:Forestry institute,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Abstract:
Keywords:Daxing'an Mountain  forest-swamp community  plant diversity  restoration approach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