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
| |
作者姓名: | 张胜利 吴小平 |
| |
作者单位: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
| |
基金项目: |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编号TS2406;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9BZ0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JY1101004 |
| |
摘 要: | 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
关 键 词: | 针对我国引起水土流失的因素已发生变化和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等现实,从面向生产实践、学以致用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出发,对“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仍应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骨干专业课 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兼顾流域治理措施的同时,应适度向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倾斜,并注重实际应用以及介绍最新的方法和技术 课程的教材应突出难点(详细介绍)和“新”的特点,同时还需注意工程措施与其他措施的协调与衔接 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应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把握好讲课的节奏,保持学生与教师的思维同步 课程的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相融合,在具体的安排上,应该是初步认识实习在先,课程设计与授课内容基本同步,并在教学实习结束后再次进行课程设计的修改。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林业教育》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林业教育》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