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日古典园林哲学比较
引用本文:韩泽华, 李国春, 刘丹丹, 王维芳. 黑龙江省主要乔木林类型碳储量及碳汇能力[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4, 46(11): 10-23. DOI: 10.12171/j.1000-1522.20230343
作者姓名:韩泽华  李国春  刘丹丹  王维芳
作者单位: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省自然资源权益调查监测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3.攀枝花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71867)。
摘    要:
目的

黑龙江省是中国的林业大省,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估算全省主要乔木林类型的碳储量和碳汇能力,旨在为黑龙江省未来的森林经营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基于黑龙江省主要乔木林类型的固定样地数据,计算样地碳密度,并运用空间代替时间法构建各类乔木林的林龄–碳密度的生长曲线,结合黑龙江省森林面积数据估算基准年和目标年各类乔木林各龄组的碳密度和碳储量。对各类样地按10年间隔进行分级,计算每级碳密度最高值与平均值之差,得到该级现实固碳潜力,利用样地数量加权计算得到该乔木林类型的总现实固碳潜力,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1)黑龙江省乔木林碳储量总量为878.73 Tg,其中中龄林和近熟林的碳储量占比最大,分别为37.85%和24.21%,乔木林总平均碳密度为52.599 t/hm2,总现实固碳潜力为27.719 t/hm2。(2)主要乔木林类型中,起始年份2015年时阔叶混交天然林总碳储量的占比最大,其次是蒙古栎天然林,分别占44.65%和17.02%;2060年碳储量最大的两个类型没有变化,但碳储量占比有所下降。2015年总平均碳密度最大的两类乔木林依次是蒙古栎天然林和阔叶混交天然林,总平均碳密度为82.545和60.699 t/hm2。2060年总平均碳密度最大的两类是蒙古栎天然林和山杨天然林,总平均碳密度分别为103.659和92.255 t/hm2。(3)各类乔木林中,山杨天然林、针叶混交人工林和樟子松人工林碳密度增长速度较高,到2060年时较起始年份的碳密度增长值分别为36.805、40.505、40.809 t/hm2。(4)各类乔木林的总现实固碳潜力中,阔叶混交天然林的总现实固碳潜力最高,为31.536 t/hm2,人工林中针阔混交人工林总现实固碳潜力最高,为27.674 t/hm2,各龄组中中龄林的总现实固碳潜力最高,为29.179 t/hm2

结论

本研究估算了黑龙江省主要乔木林2015年各类型各龄组的碳密度、碳储量和现实固碳潜力以及未来2060年时的碳密度、碳储量。对于碳储量和现实固碳潜力高、同时未来碳密度增长量较低的乔木林类型如阔叶混交天然林、针阔混交人工林等,应加强对林分的抚育以促进其碳密度增长。未来的新造林规划应在满足适地适树等条件的前提下,更多地选取未来碳密度增长量较高的人工林类型,如樟子松人工林、针叶混交人工林等,天然林的更新规划应以山杨天然林等未来碳密度增长量较高的天然林类型为重点。该结论对未来黑龙江省森林碳汇经营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 键 词:森林经营  碳储量  碳密度  黑龙江  固碳潜力
收稿时间:2023-11-28
修稿时间:2024-03-25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