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芽山华北落叶松林土壤剖面细菌群落分布格局 |
| |
引用本文: | 樊容源, 叶绍明, 吴昊, 李梓华, 李林欣, 余春和. 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变化特征[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4, 46(12): 41-52. DOI: 10.12171/j.1000-1522.20240199 |
| |
作者姓名: | 樊容源 叶绍明 吴昊 李梓华 李林欣 余春和 |
| |
作者单位: | 1.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2.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雅长林场,广西 百色 533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60382)。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j.bjfu.edu.cn/fileBJLYDXXB/journal/article/bjlydxxb/2024/12/2024-0199-1.jpg) 目的探究林龄增长对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为提升桉树人工林土壤生态系统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不同林龄(1、2、3、5、7 a)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以及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共现网络、功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1)随林龄增长,土壤总有机碳(TOC)、全氮(TN)、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有机氮(DON)、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整体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磷(MBP)随林龄增长显著增加。(2)土壤养分TOC/TN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BN/TN、MBP/TP表现为随林龄增长显著升高。MBC/MBN、MBC/MBP则随林龄增长显著下降,呈现“表层聚集性”特征。(3)细菌α-多样性随土壤深度增加显著降低。![](https://cache.aipub.cn/images/j.bjfu.edu.cn/fileBJLYDXXB/journal/article/bjlydxxb/2024/12/2024-0199-2.jpg) 土壤优势细菌类群为酸杆菌门、变形菌门。(4)共现网络分析得出,细菌以共存作用为主导,细菌间的协同作用较大,7 a林分的网络复杂性较高,表明其细菌群落间相互作用更为复杂,有利于土壤生物因子的稳定。细菌功能预测以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为主,大部分功能差异随林龄增长不显著。(5)TN、DON、TP、TN/TP与较低丰度细菌群落WPS-2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显著正相关,说明较低类群也可能在保持土壤稳定上发挥作用。 结论土壤碳、氮、磷是桉树生长过程中的重要限制因素,应注重早期桉树人工林的生长管理,适当延长轮伐期,施用有机肥或菌肥,以提高细菌群落结构稳定性尤其是优势细菌类群的稳定,这对改善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https://cache.aipub.cn/images/j.bjfu.edu.cn/fileBJLYDXXB/journal/article/bjlydxxb/2024/12/2024-0199-3.jpg)
|
关 键 词: | 桉树人工林 土壤细菌 群落结构 功能多样性 |
收稿时间: | 2024-06-19 |
修稿时间: | 2024-07-08 |
|
|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