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姓名:蔡丽君  边大红  田晓东  曹立燕  崔彦宏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农学院,作物形态解剖研究室,河北 保定 071001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摘    要:研究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夏玉米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为黄淮海北部地区土壤结构改善和籽粒产量提高提出有利的科学依据。试验设夏玉米前茬深松、翻耕、隔年深松和传统耕作旋耕4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深松、隔年深松、翻耕能够显著降低10 cm以下土层的土壤紧实度;提高各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尤其以20~40 cm土层表现最为明显;增加20~6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有利于维持夏玉米灌浆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的积累量增加7.79%~18.09%;提高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每公顷产量提高4.1%~9.3%。各处理间以深松和隔年深松处理表现最好,且两处理无显著差异。本试验条件下,隔年深松是兼顾高产节能高效的耕作方式。

关 键 词:夏玉米  耕作方式  土壤理化性状  生长发育  灌浆  籽粒产量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