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移栽密度下培矮64S/E32分蘖成穗规律观察研究
引用本文:张玉明,曹征海,夏春宇,郭林永,陆文泉,周耀建,张德浩,惠新春.不同移栽密度下培矮64S/E32分蘖成穗规律观察研究[J].杂交水稻,2002,17(1):41-43.
作者姓名:张玉明  曹征海  夏春宇  郭林永  陆文泉  周耀建  张德浩  惠新春
作者单位:1. 建湖县农业局,江苏,建湖,224700
2. 建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江苏,建湖,224751
3. 钟庄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江苏,建湖,224741
摘    要:通过连续2 a分蘖追踪观察,培矮64S/E32在江苏里下河稻区采用肥床旱育秧中苗栽培时,在大田每公顷栽插22.5万~37.5万穴的情况下,分蘖发生最高叶位为10叶,成穗最高叶位9叶;随着栽插密度的提高,分蘖发生和成穗的叶位相应降低1个叶位,即分别为9叶和8叶.因移栽植伤导致中部一级分蘖不能按分蘖同伸规律同步发生,形成蜂腰型的株型结构.一级分蘖成穗占全株71.9%,产量占全株75.4%,二级分蘖成穗占全株17.1%,产量占全株8.2%.当栽插密度为30万穴/hm2时产量最高.在栽培上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促进低节位一级分蘖的发生和成穗,确保培矮64S/E32高产稳产.

关 键 词:杂交水稻  培矮64S/E32  分蘖  成穗
文章编号:1005-3956(2002)01-0041-03
修稿时间:2001年6月13日

Studies on Tillering and Panicle Formation of Pei'ai 64S/E32 under Different Transplanting Density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