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双频识别声纳(DIDSON)的辽东湾近海沙海蜇监测的应用研究
引用本文:王彬,刘修泽,王小林,吉光,董婧.基于双频识别声纳(DIDSON)的辽东湾近海沙海蜇监测的应用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2022,29(8):1223-1235.
作者姓名:王彬  刘修泽  王小林  吉光  董婧
作者单位: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大连市渔业资源养护重点实验室, 辽宁大连 116023
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ZD-0387; 2019-MS-180);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7YFC1404400); 国家环境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基金专项(201804); 辽宁省兴辽英才项目(XLYC200706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6138, 31770458)
摘    要:为了解双频识别声纳(DIDSON)在近海海域大型水母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监测中的效果, 本研究于 2017 年 7 月、8 月通过 DIDSON 的走航观测对辽东湾近海伞径 16~81 cm (7 月份平均伞径 33.01 cm±13.17 cm, 8 月份平均伞径 57.03 cm±13.44 cm)的大型水母沙海蜇开展丰度和垂直分布的监测调查, 并同步结合传统网具调查, 以验证和比对 DIDSON 观测在大型水母沙海蜇监测中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 DIDSON 观测影像可直观显示沙海蜇的数量及其在水层中的位置。7 月份 3 个调查断面声纳观测的沙海蜇丰度分别是 6.13 ind/1000 m3、6.71 ind/1000 m3、 7.93 ind/1000 m3, 平均丰度为(6.92±0.75) ind/1000 m3。8 月份 3 个调查断面声纳观测的沙海蜇丰度分别是 1.41 ind/1000 m3、 1.23 ind/1000 m3、0.55 ind/1000 m3,平均丰度为(1.07±0.37) ind/1000 m3。比对锚流网调查沙海蜇的丰度, 7 月份和 8 月份 DIDSON 监测的沙海蜇平均丰度分别是网具调查的 4.89 倍和 3.95 倍。声纳观测影像显示沙海蜇主要栖息在调查海域中上层水域(1.1~10 m), 底层水域沙海蜇出现的少。比起传统的网具调查, DIDSON 更加精准的监测调查到调查海区沙海蜇的丰度, 并观测到沙海蜇的垂直分布, 证明双频识别声纳可以适用于浅海大型水母沙海蜇的监测调查工作。研究结果表明, DIDSON 观测可以扩展大型水母沙海蜇监测的内容, 在对其行为学的观测上具有较大的优势。通过延长 DIDSON 走航式观测时间, 扩大 DIDSON 探测范围, 并结合传统网具, 可以更加精准的开展沙海蜇数量的监测。

关 键 词:双频识别声纳    辽东湾    沙海蜇    丰度    分布

Application of Dual-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onar (DIDSON) to monitor giant jellyfish Nemopilema nomurai in inshore waters of Liaodong Bay
WANG Bin,LIU Xiuze,WANG Xiaolin,JI Guang,DONG Jing.Application of Dual-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onar (DIDSON) to monitor giant jellyfish Nemopilema nomurai in inshore waters of Liaodong Bay[J].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2022,29(8):1223-1235.
Authors:WANG Bin  LIU Xiuze  WANG Xiaolin  JI Guang  DONG Jing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