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态氮和硝化抑制剂协同供应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张如梦 李冬佳 梁雄英 董汶卿 唐智萍 陈国庆 陈骏 喻海峰 王孝忠 刘蕊 张卫峰 |
| |
作者单位: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400716;绿色智能复合肥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1;绿色智能复合肥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绿色智能复合肥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1;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400716;绿色智能复合肥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1;西南大学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重庆 400716;绿色智能复合肥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绿色农业发展研究院,北京 100193 |
| |
基金项目: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4227071423)。 |
| |
摘 要: | 氮养分增效对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铵硝协同的养分形态调控策略是手段之一。为探究有机氮无机氮源配施、施用硝化抑制剂两种养分动态调控手段对土壤铵硝动态的影响,采用室内土壤培养试验,设置不同比例的硫硝酸铵和草酰胺配施处理5 个,硫硝酸铵:草酰胺比例分别为100%∶0%、0%∶100%、25%∶75%、50%∶50%、75%∶25%,每组处理另设置添加硝化抑制剂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处理,用以探究不同氮源配施抑制剂DMPP 处理对潮土(pH 8.25)和水稻土(pH 5.48)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氮肥草酰胺与硫硝酸铵配施显著影响土壤铵硝养分供应形式和速率。直至第10 d 培养结束,缓释氮肥草酰胺在土壤中的铵、硝态氮仍呈现一个较高水平。抑制剂DMPP 的添加可提高所有处理的铵态氮含量,降低硝态氮含量,提高土壤铵硝比,降低土壤表观硝化率。综上所述,草酰胺与硫硝酸铵的不同比例以及配施抑制剂DMPP 的方式可以实现对土壤中铵硝比例的改变,提高肥料利用率。
|
关 键 词: | 硝化抑制剂 草酰胺 硫硝酸铵 氮形态 铵硝比 |
收稿时间: | 2023-08-23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