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潜江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作者姓名:于雷  石磊  包蕴  何旭  王箫桐  胡博
作者单位:1.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9;2.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汉平原稻虾田土壤有机碳化学结构特征及其微生物影响机制”(42171270);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稻虾田景观破碎度分析及其空间格局变化机制研究”(202310511002)
摘    要:【目的】 研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规律对潜江市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潜江市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文章基于2016年、2018年和2020年潜江市3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ArcGIS和Fragstats等软件,采用土地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景观指数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16—2020年潜江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结果】 (1)在土地利用结构方面,潜江市的土地利用以水田、稻虾田和旱地为主。其中旱地面积持续减少,而稻虾田、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整体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水域与水田转化为稻虾田,水田与旱地间相互转化。2016—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率绝对值由大到小:稻虾田>林地>水域>旱地>水田>建设用地。(2)潜江市土地利用动态度持续下降,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5.59%。(3)在景观格局变化方面,类别级别分析表明,水田和旱地的破碎化程度增大,而稻虾田破碎化程度降低,水田的聚合程度持续降低。景观级别分析显示,潜江市景观格局复杂性增加,聚集程度减弱,连通性变差;破碎化程度加剧,中小型斑块数量增加,异质性增强。【结论】 2016—2020年潜江市整体土地利用变化大,地类之间相互转化剧烈。土地利用景观类型趋向均衡化和多样化,但整体景观破碎化加剧。研究结果对未来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参考意义,可为潜江市后续国土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 键 词:潜江市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动态变化
收稿时间:2024-04-23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信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信息》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