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印楝素胁迫下草地贪夜蛾幼虫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评价
作者姓名:舒本水  黄玉婷  余萱悦  刘翠婷  谢心怡  沈皓  林进添
作者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广州市亚热带果树重大疫情控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2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02221);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020223004);广东省大学生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311347039)
摘    要:[目的]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评估印楝素胁迫下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 Smith)幼虫候选内参基因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稳定性,确定最适内参基因,为后续靶标基因功能分析和印楝素分子毒理机制解析提供基础.[方法]选取草地贪夜蛾 α-TUB、β-1-TUB、Actin、EF1α、EF2、GAPDH、RPL3 和RPL13 8 个候选内参基因,通过ΔCt、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软件对印楝素胁迫下各候选内参基因在草地贪夜蛾幼虫整虫、表皮、中肠、脂肪体和马氏管样品中转录水平表达量的稳定性进行评估,采用GeNorm软件确定最适内参基因数目,最终确定印楝素胁迫下不同样品中最适内参基因组合.[结果]印楝素胁迫下草地贪夜蛾幼虫样品中,ΔCt和Normfinder分析发现α-TUB和β-1-TUB的表达稳定性最高,GeNorm分析发现RPL3和RPL13的表达稳定性最高,BestKeeper分析则是α-TUB和RPL13表达稳定性最高.表皮样品中,β-1-TUB和α-TUB在ΔCt、GeNorm和Normfinder中表达稳定性最高,Actin和β-1-TUB在BestKeeper评估中最稳定.在中肠组织中,ΔCt分析发现EF2 和β-1-TUB表达最稳定,GeNorm发现EF1α和RPL3表达最稳定,Normfinder分析发现EF2 和β-1-TUB表达最稳定,BestKeeper分析发现RPL13和RPL3表达最稳定.在脂肪体组织中,ΔCt、GeNorm和Normfinder分析下RPL3和EF1α表达稳定性最高,BestKeeper分析则认为RPL13和RPL3稳定性最高.在马氏管组织中,ΔCt分析发现RPL3和EF2表达最稳定,GeNorm评估EF1α和EF2表达最稳定,Normfinder分析发现β-1-TUB和EF2表达最稳定,BestKeeper分析发现RPL13和β-1-TUB表达最稳定.此外,GeNorm软件分析发现各样品中最适内参基因数目均为2个.RefFinder综合分析结果为,α-TUB 和 β-1-TUB在幼虫和表皮组织样品中表达稳定性最高;EF2和RPL3在幼虫中肠和马氏管组织样品中表达稳定性最高;RPL3和EF1α在脂肪体组织样品中表达稳定性最高.[结论]印楝素胁迫下草地贪夜蛾幼虫和表皮中最适内参基因组合为α-TUB和 β-1-TUB;幼虫中肠和马氏管组织样品中最适内参基因组合为EF2 和RPL3;脂肪体组织样品中最适内参基因组合为RPL3和EF1α.

关 键 词:实时荧光定量 PCR  草地贪夜蛾  印楝素  内参基因  表达稳定性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