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波紫外线辐照对甜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及转录组分析 |
| |
作者姓名: | 赵欣悦 湛东武 周富亮 梁思维 刘家奇 宁丹 段旭旋 蒋锋 刘鹏飞 |
| |
作者单位: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农业与生物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广东省阳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 阳江 529500;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农业与生物学院,广州市特色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225;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农业与生物学院,广州市特色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225 |
| |
基金项目: |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校自然科学类重点领域专项(2023ZDZX4017);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农业科研类及技术推广示范类项目(粤财农[2022]189号);广州市财政农业农村项目(22304496);阳江市2023年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大专项+任务清单)项目(SDZX2023024) |
| |
摘 要: | 【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UV-B)辐照处理对甜玉米种子萌发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解析UV-B辐照促进种子活力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甜玉米自交系T28种子为材料,设置0(CK),0.5,1,2,4和8 h共6个不同时长的UV B辐照处理,对处理和对照(CK)种子萌发相关的表型指标、生理指标进行分析,同时借助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促进玉米种子萌发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UV-B辐照处理1 h时甜玉米自交系T28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随着UV-B处理时间的延长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UV-B辐照处理1 h时达到最高。UV-B辐照处理1和2 h的甜玉米种子萌发72 h后,萌发种子的CAT、P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高于CK。对0(CK),1和2 h辐照处理下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趋势表达分析,获得8个不同趋势的基因集profile(0-7),其中profile2中1 716个转录本表达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profile5中919个转录本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GO富集分析表明,在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分子功能类别中,profile2基因集中富集最显著的分别为蛋白磷酸化、膜整体组件、转移酶活性和转移己糖基,profile5基因集中富集为翻译、核糖体、核糖体的结构组分。KEGG富集分析发现,profile2基因集中显著富集的通路主要注释在苯丙素类生物合成、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等;profile5基因集中显著富集的通路为淀粉和蔗糖代谢、氧化磷酸化及蛋白酶体。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中13个基因与各样本表达量聚类分析表明,在处理1 h样本中这些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结论】UV-B处理可以提高甜玉米种子的活力,处理时长1 h的效果最显著,推测不同时长处理下的差异表达基因与种子活力密切相关。
|
关 键 词: | UV-B辐照 玉米育种 种子萌发 种子活力 转录组分析 |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