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普通野生稻苗期耐冷性QTLs的互作和聚合效应分析
引用本文:郑加兴,张月雄,覃宝祥,邱永福,蒙姣荣,刘 芳,马增凤,刘 驰,李容柏,陈保善.普通野生稻苗期耐冷性QTLs的互作和聚合效应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35(1):29-36.
作者姓名:郑加兴  张月雄  覃宝祥  邱永福  蒙姣荣  刘 芳  马增凤  刘 驰  李容柏  陈保善
作者单位:1 广西大学 农学院,2 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3 广西农业科学院 水稻研究所,;1 广西大学 农学院,4 广西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1 广西大学 农学院,2 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1 广西大学 农学院,2 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2 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4 广西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1 广西大学 农学院,2 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3 广西农业科学院 水稻研究所,;3 广西农业科学院 水稻研究所,;1 广西大学 农学院,2 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2 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4 广西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60142);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8009-070B); 广西科学技术与开发项目(桂科攻1123001-3B);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 (XDZ 11008); 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业务费(201005 基)
摘    要:【目的】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蕴含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其进行耐冷性数量性状位点(QTLs)的挖掘和效应分析,可为水稻耐冷性分子育种提供宝贵的基因资源和理论支持.【方法】以籼稻品种9311为受体亲本、普通野生稻品系DP15和DP30为供体亲本,构建染色体片段代换系,鉴定了18个水稻苗期耐冷QTLs,将其中分别包含4个耐冷QTL且遗传背景一致的4个代换系qSCT-1-CSSL、qSCT-4-CSSL、qSCT-8-CSSL和qSCT-12-CSSL分别两两杂交得到2个聚合系(qSCT-1/qSCT-12)-CSSL和(qSCT-4/qSCT-8)-CSSL,对聚合系中各耐冷QTL的互作效应及聚合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和结论】4个耐冷QTL对水稻耐冷性有加性效应;互作分析显示各耐冷QTL间在聚合系中均存在正向互作.聚合效应在qSCT-4与qSCT-8间表现为QTL间明显的累加效应,而qSCT-1与qSCT-12间聚合的累加效应不明显,表现为qSCT-12对qSCT-1有上位作用.

关 键 词:普通野生稻  耐冷性  数量性状位点(QTLs)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聚合效应
收稿时间:2013/3/22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