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龙胆草斑枯病的防治
引用本文:傅俊范.龙胆草斑枯病的防治[J].新农业,2000(6).
作者姓名:傅俊范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
摘    要:龙胆草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属辽东山区特产药材。自1985年以来,辽东山区成功地将龙胆草从山上野生状态引种归圃栽培。随着人工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病原菌的逐年积累,龙胆草斑枯病逐年加重,现已流行成灾并造成毁灭性损失,成为龙胆草产业发展的关键限制因素。1症状识别病菌主要危害龙胆草叶片。发病初期病斑周围出现蓝黑色的晕圈,以后病斑不断扩大,呈圆形或椭圆形,中间红褐色,边缘深褐色,病斑两面均生有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常相互汇合,导致龙胆草整个叶片枯死。2病原菌龙胆草斑枯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真菌所致。分生孢子器聚生于病斑两面,球型或梨型,褐色,喙突出于叶片表面,内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针形,无色透明,稍弯曲,具隔膜。3发病规律龙胆草斑枯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5月龙胆草出土展叶后,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雨滴飞溅进行传播发病。越冬病残体和带病种苗是田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病害田间传播主要靠雨水飞溅,远距离传播主要靠带菌种苗。一般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高峰期。病害一般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部叶片传染。高温、高湿、全光栽培有利病害流行。水生龙胆草品种较粗糙...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