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茬耕作方式对免耕直播夏玉米产量建成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刘元元 王良 钱欣 李宗新 高英波 张慧 刘树堂 刘开昌 赵文娟 |
| |
作者单位: | 青岛农业大学, 山东 青岛 266109;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 济南 250100;肥城市农业机械发展服务中心, 山东 泰安 271600 |
| |
基金项目: | 山东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项目(SDAIT-02-07)、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粮食作物周年全程机械化丰产增效关键技术(CXGC2021A07)、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粮田资源环境长期定位监测(CXGC2021A34) |
| |
摘 要: | 基于始于2012年的不同耕作方式长期定位试验,分析冬小麦播前深翻(DT)、旋耕(ST)和免耕(NT)3种耕作方式对后茬免耕直播夏玉米生长(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生理指标(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子粒灌浆速率的影响,探析麦茬耕作方式对后茬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建成的影响。结果表明,ST处理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DT和NT处理(P<0.05),穗部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分别较NT与DT处理显著增加了7.94%~13.79%、10.34%~17.48%。ST处理叶面积和持绿性优于DT和NT处理。ST处理的子粒灌浆速率较DT与NT处理提高12.71%~18.96%、5.25%~8.71%,最终获得最大产量。因此,冬小麦-夏玉米1年两熟种植模式下,麦茬旋耕更利于免耕直播夏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建成。
|
关 键 词: | 夏玉米 耕作方式 产量 产量建成 |
收稿时间: | 2022-04-29 |
|
| 点击此处可从《玉米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玉米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