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铃薯皮斑病
引用本文:王仲符,曾庆财.马铃薯皮斑病[J].植物检疫,1993,7(1):35-35.
作者姓名:王仲符  曾庆财
作者单位:哈尔滨港动植物检疫局,哈尔滨港动植物检疫局,哈尔滨港动植物检疫局,哈尔滨港动植物检疫局
摘    要:马铃薯皮斑病又名卵孢子病,是对原苏联出口马铃薯检疫中七种应检病害之一。1 病原学名:Polyscytalum pustulans Owenet Wakefild异名:Oospora pustulans系一种真菌性病害。菌丝细,直径为2.5~3.5μm,无色,部分菌丝有隔膜,老化的菌丝变粗,7~10μm,呈褐色,不光滑;分生孢子圆筒形,单胞(在老化培养基中有时能见到双胞的分生孢子),无色,链状,大小在6~12×2~2.5μm,分生孢子梗80~100μm,分枝少或不分枝。

关 键 词:马铃薯  皮斑病  植物检疫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