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星斑川鲽、石鲽及其杂交一代(星斑川鲽♀×石鲽♂)的线粒体DNA序列比较分析
作者姓名:李青  郑风荣  关洪斌  倪世俊  王波
作者单位: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61;山东大学海洋学院 威海264209;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61;3. 山东大学海洋学院 威海264209;4. 乳山渔政监督管理站 乳山 264500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项目) (2012AA10413-4)和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201305005; 201405010)共同资助
摘    要:本研究以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b (Cytochrome b,Cyt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Ⅰ,COI)为研究对象,探究比较了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rus)以及杂交F1代(星斑川鲽♀×石鲽♂)的种质遗传特性.结果显示,杂交子代与亲本的碱基(A+T)含量均高于(C+G)含量,且杂交F1代与母本星斑川鲽的(C+G)相同.基于mtDNA Cytb和COI序列结果显示,石鲽与星斑川鲽遗传距离分别为0.085和0.045;杂交F1代与石鲽遗传距离分别为0.076和0.045.基于mtDNA Cytb序列显示,杂交F1代与星斑川鲽遗传距离很小,仅0.009,而两者在COI基因序列上完全一致.基于Kimura 2-parameter模型的NJ分子系统树均显示,星斑川鲽和杂交F1代聚为一支,石鲽单独聚为一支.以上结果均可得出,杂交后代在线粒体DNA上呈现明显的母系遗传.杂交后代中出现左右眼的分化,且在COI的NJ系统树中,杂交F1代与母本星斑川鲽形成的一大支又分为两支:母本星斑川鲽与杂交F1代中外观显示左眼的聚为一支,杂交F1代中外观显示右眼的单独聚为一小支.表明线粒体基因COI与杂交F1代左右眼的分化有一定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星斑川鲽♀x石鲽♂提供了参考数据.

关 键 词:星斑川鲽  石鲽  杂交  线粒体DNA
收稿时间:2015-12-03
修稿时间:2016-01-1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渔业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渔业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