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PRL基因、Na+-K+-ATPase a1基因对盐度胁迫的响应 |
| |
作者姓名: | 崔文晓 马爱军 黄智慧 孙志宾 刘志峰 夏丹丹 唐启政 杨志 曲江波 |
| |
作者单位: | 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 26607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 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07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 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07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 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07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 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07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 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07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 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071,烟台开发区天源水产有限公司 烟台 264003,烟台开发区天源水产有限公司 烟台 264003 |
| |
摘 要: |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盐度胁迫下各时间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肠、鳃中催乳素(PRL)基因和Na+-K+-ATPase a1两种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以盐度30为对照组,盐度5、10、40和50为实验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基因在两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基因的表达量具有组织和时间特异性。肠组织PRL、Na+-K+-ATPase a1基因的表达量,在盐度50和5条件下,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鳃组织PRL基因表达量,在盐度50和盐度5条件下,随胁迫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而Na+-K+-ATPase a1基因表达量在低盐条件下(盐度5)没有显著变化,在高盐条件下(盐度50)随时间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肠组织中,两种基因存在极显著的协同作用,随着盐度的升高,两种基因的表达量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相关系数均接近于1;在鳃组织中,在10–40盐度范围内,两种基因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拮抗作用,当PRL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升高(或下降)趋势时,Na+-K+-ATPase a1基因的表达量呈现下降(或升高)趋势,且两种基因的相关系数均为负值。研究表明,PRL具有抑制Na+/K+-ATP酶活性的作用,为今后盐度胁迫分子调控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关 键 词: | 大菱鲆 荧光定量PCR PRL基因 Na+-K+-ATPase a1基因 盐度胁迫 |
收稿时间: | 2016-07-29 |
修稿时间: | 2016-08-31 |
|
| 点击此处可从《渔业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渔业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