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培育水稻主要产量性状杂优近等基因系探讨
引用本文:邓先能,徐鹏,周家武,胡凤益,李静,陶大云. 培育水稻主要产量性状杂优近等基因系探讨[J].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20(5): 886-894
作者姓名:邓先能  徐鹏  周家武  胡凤益  李静  陶大云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
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C0009Z)
摘    要:为了阐明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探寻水稻杂种优势研究的新方法。用有代表性的6个保持系和8个恢复系为父本,以滇粳优1号和明恢63为母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对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用亲本的各产量性状具有不同的一般配合力表现;杂交F1组合的各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有明显差异;F1代各组合的各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差异显著。提出根据主要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表现筛选出产量性状杂种优势明显的组合针对特定的产量性状进行连续选择回交,培育产量性状杂种优势近等基因系,将杂种优势这一复杂数量性状分解为单个孟得尔因子来研究,进而研究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这一方法必要而可行,所培育的各产量性状杂种优势近等基因系对育种工作也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关 键 词:水稻  配合力  杂种优势  近等基因系
文章编号:1001-4829(2007)05-0886-09
修稿时间:2006-11-08

Heterosis near isogenic lines raising for yield components in rice (Oryza sativa L.)
DENG Xian-neng,XU Peng,ZHOU Jia-wu,HU Feng-yi,LI Jing,TAO Da-yun. Heterosis near isogenic lines raising for yield components in rice (Oryza sativa L.)[J].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7, 20(5): 886-894
Authors:DENG Xian-neng  XU Peng  ZHOU Jia-wu  HU Feng-yi  LI Jing  TAO Da-yun
Affiliation:Food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Yunnan Kunming 650205;China
Abstract:
Keywords:Oryza sativa L.  combining ability  heterosis  near isogonics line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