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1961—2010年东北农作区春小麦需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作者姓名:姜雨林  尹小刚  王猛  文新亚  田家瑞  胡惠杰  陈阜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1)
摘    要:利用东北农作区5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基于Simulation of Evapotranspiration of Applied Water(SIMETAW)模型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农作区春小麦生育期内作物需水量(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c)和灌溉需要量(Evapotranspiration of applied water,ETaw),以及典型站点春小麦的灌溉需求指数(Irrigation demand index,IDI)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东北农作区日平均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降水量下降趋势不明显,平均太阳辐射及作物蒸散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春小麦生育期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要量呈下降趋势,其分布均表现为西多东少。50年来春小麦作物生育期需水量下降主要集中于松辽及兴安岭南部地区,东部地区变化趋势不明显;生育期灌溉需要量下降集中于松辽及兴安岭地区,三江平原地区略有增加,长白山地区多年保持平稳。

关 键 词:春小麦  东北农作区  气候变化  温度  降雨  太阳辐射  作物需水量  灌溉需要量
收稿时间:2014-07-0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