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卵形鲳鲹 SST1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
引用本文:黄 姻,冯鹏霏,潘传燕,余艳玲,武 霞,杜雪松,张永德,罗洪林.卵形鲳鲹 SST1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J].西北农业学报,2021(8):1130-1141.
作者姓名:黄 姻  冯鹏霏  潘传燕  余艳玲  武 霞  杜雪松  张永德  罗洪林
作者单位:(1.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21;2.广西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基金项目: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桂科AA17204080-3, 桂科AA18242031-2);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17-A-01-02, 19-A-01-05);广西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CXIF-2016-03)。
摘    要:为了解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 SST1基因的生物学信息、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及其在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进而探讨 SST1基因可能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对卵形鲳鯵基因组(登录号: PRJNA574895)中的 SST1基因(ID:EVM0001630)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在卵形鲳鯵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及其在幼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卵形鲳鲹的 SST1基因全长1 155 bp,开放阅读框序列长1 104 bp,共编码368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为41.42 ku,理论等电点pI为8.47,属于带正电的疏水性蛋白。SST1蛋白无信号肽序列,亚细胞定位主要于细胞质膜,属于膜蛋白,包含17个磷酸化位点,存在7个跨膜结构域,三维结构主体为7段α-螺旋并列扭曲排列成的一柱状结构。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卵形鲳鲹与黄尾鰤和高体鰤共聚于一个分支,氨基酸序列同一性分别为98.39%和  98.37%。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 SST1在卵形鲳鲹胚胎发育的前13个时期微量表达,进入初孵仔期表达量迅速升高。 SST1在卵形鲳鲹幼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其中在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卵巢和精巢,在背鳍、皮肤、肌肉等其他11个组织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说明 SST1在卵形鲳鲹神经内分泌、性腺发育及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 键 词:卵形鲳鲹      SST1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Molecular Cloning and Tissue Distribution of SST1 Gene from Trachinotus ovatus
HUANG Yin,FENG Pengfei,PAN Chuanyan,YU Yanling,WU Xi,DU Xuesong,ZHANG Yongde and LUO Honglin.Molecular Cloning and Tissue Distribution of SST1 Gene from Trachinotus ovatus[J].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occidentalis Sinica,2021(8):1130-1141.
Authors:HUANG Yin  FENG Pengfei  PAN Chuanyan  YU Yanling  WU Xi  DU Xuesong  ZHANG Yongde and LUO Honglin
Abstract:
Keywords:Trachinotus ovatus     SST1  Molecular cloning  Tissue distribution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