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牡蛎疱疹病毒魁蚶株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作者姓名:赵小金  张盛静  白昌明  岳志芹  王崇明  尹伟力  蔡生力  黄倢
作者单位: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2.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4.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山东青岛,266002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8);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603022013025);国家质检总局科研专项(2013IK040)
摘    要:为建立牡蛎疱疹病毒魁蚶株快速、灵敏、准确和操作简便的检测方法,实验根据已测序完成的OsHV-1-SB全基因组序列,选择其保守区域,建立了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检测方法,并对反应温度、dNTPs、Mg2+浓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最佳温度为63℃,反应时间为60 min,dNTPs浓度为1.4 mmol/L,Mg2+浓度为6 mmol/L.该方法检测灵敏度为30拷贝的质粒DNA,并且特异性较强,与贝类常见病原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鲍鱼疱疹病毒、派琴虫、包纳米虫、马尔泰虫以及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和副溶血弧菌均无交叉反应.使用实验建立的CPA检测方法对2012年分别采自韩国庆尚南道、山东长岛、辽宁大连共计22份OsHV-1-SB感染情况未知的魁蚶样品进行了检测.研究表明,实验所建立的OsHV-1-SB的CPA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且特异性强.由于其检测结果可通过简单离心或者向反应管中加入核酸荧光染料GeneFinderTM进行肉眼观察,所以可以在沿海贝类养殖厂及条件简陋的实验室使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 键 词:魁蚶  牡蛎疱疹病毒魁蚶株  交叉引物等温扩增  检测
收稿时间:2014-11-27
修稿时间:2015-01-0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