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方式和数量对棕壤有机碳活性的影响 |
| |
引用本文: | 叶超,张昀,燕香梅,佟忠勇,张广才,高晓丹,李少博,张雅楠,李丽. 秸秆还田方式和数量对棕壤有机碳活性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 0(3): 343-351 |
| |
作者姓名: | 叶超 张昀 燕香梅 佟忠勇 张广才 高晓丹 李少博 张雅楠 李丽 |
| |
作者单位: |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东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沈阳市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发服务中心;沈阳市铁西区森林公园 |
| |
摘 要: | 【目的】探讨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和数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方法】以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站为平台,设计大田小区试验,采用玉米秸秆半量和全量还田、直接和腐熟还田处理,研究了春玉米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活性和惰性指数的动态变化状况。【结果】①在春玉米生长期内,秸秆还田处理均能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且腐熟还田比直接还田的增加量更多,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累积和培肥地力;在不施化肥条件下,无论秸秆直接还田还是腐熟还田,半量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增加量比全量还田处理增加的要多,而在配施化肥后,全量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增加量大于半量秸秆还田处理。②秸秆还田处理均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活性指数。秸秆单独还田处理能提高土壤有机碳活性指数,但只有在成熟期效果明显;而秸秆与化肥配施后,直接还田处理以及半量还田处理对土壤有机碳活性指数的提高最明显。③单施化肥处理会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惰性指数降低,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保持和提高。【结论】秸秆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秸秆腐熟还田配施化肥处理更有利于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碳积累;而单施化肥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保持和提高;秸秆直接还田和单独还田提高了土壤活性有机碳指数。
|
关 键 词: | 秸秆直还 秸秆腐熟还田 土壤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活性指数 土壤有机碳惰性指数 |
Effects of Straw Returning Method and Quantity on Organic Carbon Activity in Brown Soil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