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草地贪夜蛾和亚洲玉米螟种内及种间的竞争行为
作者姓名:施建琴  郭井菲  何康来  白树雄  张天涛  解海翠  王振营
作者单位: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省作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筹, 秦皇岛066004;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300101);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CAAS-ZDRW202007);国家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2);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BJ2020049)
摘    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和亚洲玉米螟(以下简称“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是玉米上的重要害虫, 二者在玉米田常混合发生, 存在对食物和空间资源的竞争关系。为探明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螟种内和种间竞争的行为表现, 本文在食物缺乏条件下, 研究了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螟种内和种间的攻击和防御行为。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种内攻防行为中头部接触是最主要的行为表现, 其中6龄与6龄以及6龄与5龄幼虫竞争时头部接触行为出现次数最多, 在20 min内分别为(17.8±1.7)次和(15.3±1.1)次。玉米螟种内攻防行为中畏缩行为是最主要的行为表现, 在5龄与5龄幼虫的竞争中出现频率最高, 为(14.8±0.7)次。〖JP3〗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螟种间竞争行为中, 二者都主要表现为头部接触行为, 但草地贪夜蛾攻击行为表现更明显。此外, 从存活率上看, 同一龄期的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种间竞争中, 草地贪夜蛾具有明显优势; 不同龄期的玉米螟与草地贪夜蛾种间竞争中, 同一组合中龄期相对较高的幼虫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研究结果可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螟的种群优势及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关 键 词:亚洲玉米螟   草地贪夜蛾   攻击   防御   存活率
收稿时间:2020-09-28
修稿时间:2020-11-10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