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生育期干旱分析——以保定市为例
引用本文:沈彦军,李红军,雷玉平.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生育期干旱分析——以保定市为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31(3):222-226.
作者姓名:沈彦军  李红军  雷玉平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2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25)
摘    要:对冬小麦生育期干旱进行精细分析,可以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信息,为降水、地下水动态以及作物耗水关系提供研究基础。采用有效降水和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方法,分析了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56个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苗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成熟期)的平均有效降水和气象干旱发生频率。研究发现冬小麦生育期平均有效降水为55.43 mm,分别占年有效降水和生育期降水量的13.6%和52.5%。其中,5月和10月是生育期有效降水的主要贡献月,平均有效降水量分别占到生育期有效降水量的35.7%、27.1%。生育期平均缺水350 mm以上,并且有效降水的月际、年际间差异明显。逐月旱涝级别和频率分布显示,生育期干旱平均发生频率为58.5%,逐月发生干旱的频率均在50%以上。12月易发生轻旱,2、3月易发生中旱,4月易发生重旱。总体上,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的有效降水都表现出非稳定性,逐月平均有效降水量均不同程度小于需水量,干旱发生频率冬后大于冬前。

关 键 词:冬小麦  有效降水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干旱频率  太行山前平原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