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西南区野生芒居群表型变异研究
引用本文:聂刚,张新全,黄琳凯,许文志,马迎梅.中国西南区野生芒居群表型变异研究[J].草业学报,2013,22(5):52.
作者姓名:聂刚  张新全  黄琳凯  许文志  马迎梅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863计划,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
摘    要:生物能源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希望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有所作为的能源.芒植株普遍高大、生物质产量高、燃烧品质好,加之其分布广泛、抗逆性强、适宜在广袤的边际土地上种植,成为一种极为理想的生物能源植物.为探明中国西南区野生芒居群的表型多态性及表型变异规律,对37个野生居群材料的9个植物学形态特征及产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个表型性状在居群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各性状特征在居群间存在广泛的变异,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产量干重、单株产量鲜重、分蘖数、旗叶长、旗叶宽、叶宽、茎节数、茎节长度、茎粗、株高和叶长.11个性状特征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叶片长而且宽的芒,旗叶长而宽,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分蘖较少,反之亦然.此外发现分蘖数、株高、叶长3项指标对芒单株产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是评价芒单株产量的3项主要指标.9个植物学形态特征可归成为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2.551%,最大程度上反映了所有材料测定的表型特征.采用欧氏距离系统聚类法将37个芒野生居群依据9个植物学形态特征分为3类:植株高大叶片窄长型、植株高大叶片宽长型和植株低矮叶片窄短型.

关 键 词:  野生居群  表型特征  变异  生物能源

Phenotypic variation of wild Miscanthus sinensis populations from southwestern China
NIE Gang , ZHANG Xin-quan , HUANG Lin-kai , XU Wen-zhi , MA Ying-mei.Phenotypic variation of wild Miscanthus sinensis populations from southwestern China[J].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2013,22(5):52.
Authors:NIE Gang  ZHANG Xin-quan  HUANG Lin-kai  XU Wen-zhi  MA Ying-mei
Abstract:
Keywords:Miscanthus sinensis  wild populati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tic variation  bioenergy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草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草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