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引用本文:赵百莉,赵普昌.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1996(1):23-24.
作者姓名:赵百莉  赵普昌
作者单位:牡丹江市特产研究所,牡丹江市农业局 157011
摘    要: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果蛀蛾科。近年来在牡丹江产果区为害日趋严重,是小苹果和山植等的主要害虫。有的果园由食率高达90×10~(-2);造成果品质量下降,丰产不丰收。1 为害症状 桃小食心虫以幼虫蛀果为害。为害小苹果和山楂时,被害果在初孵幼虫蛀果后不久,从针眼大小的入果孔内流出水珠状胶质物,胶质物干涸后变成白色蜡质粉末。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入果孔愈合成一个小黑点,周围果皮呈凹陷、变褐。前期受害果外观畸形成“猴头果”,后期受害果一般不变形。幼虫发育后期食量增大,在果内纵横串食,大量排粪于果内,形成“豆沙馅”果。被害果着色早,但着色不均匀。2 形态特征2.1 成虫 全体灰白色或浅灰色,复眼红褐色。体长6~8毫米,翅展13~18毫米。前翅

关 键 词:桃小食心虫  发生规律  防治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