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利用改进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和F1代群体进行杉木的QTL作图
引用本文:施季森,童春发. 利用改进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和F1代群体进行杉木的QTL作图[J]. 分子植物育种, 2004, 2(1): 1-6
作者姓名:施季森  童春发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实验室,南京,210037
基金项目:本研空由施季森教授主持的国家科技部“937”课题“林木育种分子基础”第四专题材的子项目(TG19990160004)、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和童春发主持的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02KJB220001)部分资助。
摘    要:
区间作图和复合区间作图最先是为近交群体而设计的QTL作图方法,现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它们应用于林木的F1代群体的QTL作图,称为改进的区间作图和复合区间作图法。该方法考虑了林木F1代1:1分离位点的信息,不同于通常的“拟测交”作图法。采用该方法,本文利用两个杉木无性系句容0号杉和柔叶杉的AFLP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对杉木的13个数量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当似然比统计量的阀值取为13.82(对应于LOD为3.0)时,在两张杉木遗传连锁图谱上,共搜索到了25个QTL。在句容0号无性系遗传连锁图谱上,有5个QTL分布在4个连锁群上。在柔叶杉的遗传连锁图谱上,有20个QTL分布在3个连锁群上,其中第6连锁群上集中了高达13个QTL。这一新的QTL作图方法在作图精度上有了较大的提高。文中所有的计算都是使用Mathematica软件编程完成的。

关 键 词:杉木 QTL作图 复合区间作图法 F1代群体 遗传连锁图谱 数量性状基因座 全同胞家系

QTL Mapping in Chinese Fir Using Modified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Method and F1 Population
Shi Jisen Tong Chunfa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Genetics and Gene Engineering,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QTL Mapping in Chinese Fir Using Modified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Method and F1 Population[J].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2004, 2(1): 1-6
Authors:Shi Jisen Tong Chunfa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Genetics  Gene Engineering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Affiliation:Shi Jisen * Tong Chunfa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Genetics and Gene Engineering,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210037
Abstract:
Keywords:Chinese fir   Genetic linkage map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   Full-sib family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