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单环刺螠消化道的发生和分化
作者姓名:陈宗涛  张志峰  康庆浩  邵明瑜
作者单位: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2. 韩国国立全南大学校,水产养殖系,全罗南道,丽水,550-74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KOSEF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摘    要: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对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消化道的发生及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环刺螠消化道起源于原肠胚期内陷而成的原肠腔;至早期担轮幼虫时期,消化道连通,开始摄食,此时据管腔直径不同消化道可分为口、食道、胃、中肠及后肠。附着变态后,其消化道在结构及功能上都有了明显的发育与分化。至蠕虫状幼虫时期。食道、胃及后肠已出现黏膜下层及肌层。嗉囊与砂囊可明显区分。中肠已产生肌纤维的分化,呼吸肠由中肠分化而来,其胞体细长,且核质比较小,可与中肠明显区分。至幼螠时期,食道前端产生了咽部的分化,至此消化道各部位在结构及功能上都与成体有了很大的相似性。即由口、咽、食道、嗉囊、砂囊、胃、中肠、呼吸肠、后肠和肛门组成。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发育,消化道各部位分别呈现不同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脂酶、ATP酶、非特异性酯酶及多糖类物质活性。

关 键 词:单环刺螠  消化道  发生  分化
文章编号:1005-8737-(2006)05-0700-08
收稿时间:2005-05-24
修稿时间:2005-11-21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