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水稻抽穗扬花期极端高温发生时空特征及热害风险区识别——以南充市为例
作者姓名:萧炜鹏  龚建周  崔海山  胡月明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广州 510006;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广州 510642;广州市华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广州 510630;自然资源部建设用地再开发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2;广东省土地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州 510642;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75)
摘    要:以2000—2018年南充市水稻抽穗扬花期(7—8月)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气温数据为基础,通过年距平法、累计距平法提取南充市极端高温发生的时间特征;计算包括市域范围内及周边地区17个站点的多年水稻高温热害累积指数,并借助ANUSPLIN软件进行插值以获得南充市极端高温发生的空间特征;最终结合水稻种植范围、人口数量分布数据以及高温热害风险性分析模型识别南充市各等级水稻高温热害风险区。结果表明: 2006年为研究时段极端高温发生最严重的年份,其次是2017年,极端高温发生日数较常年明显偏多。2010年为南充市气温变化的转折点,2010—2018年平均日最高气温明显高于2000—2010年,预计未来极端高温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持续增大。蓬安县、营山县为遭受极端高温天气最频繁的两个县,其次是高坪区、南部县和西充县。水稻高温热害高风险区在高坪区、营山县分布最多,中风险区在各县均有较广泛分布,而低风险区则集中分布在南部县西北部、阆中市北部和营山县东北部的山地、丘陵。水稻高温热害风险区的识别能为人们更好地安排农业生产和政府更科学地进行城市规划与改造等提供参考依据。

关 键 词:极端高温  时空特征  ANUSPLIN  高温热害风险区  南充市
收稿时间:2020-08-08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