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玉米八个产量相关性状的QTL鉴定
作者姓名:曹晓良  翟立红  刘瑞响  陶勇生  张祖新
作者单位:(1.河北农业大学 农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2.华中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育种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118400);国家转基因专项面上项目(2009ZX08003-016B)
摘    要:以玉米优良自交系‘农系531’和‘SIL8’为亲本构建200个F2:3 家系,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8个产量性状进行QTL鉴定。8个性状共检测到34个QTL,单个QTL的表型贡献率为5.21%~26.62%不等,累计解释各个性状的表型变异为21.33%~74.10%。分布于第1、3、4、5、6染色体上16个QTL形成6个QTL富集区,且表型贡献率最大的QTL均位于富集区内。共检测到26对上位性互作,其中QTL间互作1对,QTL与背景间互作8对,背景间互作17对,所解释的表型变异为5.98%~15.93%不等,累计解释各性状的表型变异为15.93%~61.64%。多数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非常复杂,上位性在产量相关性状形成的遗传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QTL富集区对于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与作物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玉米(Zea mays L.)  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上位性  QTL富集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