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蚕期饥饿处理对蚕体生长发育及产茧和产卵性状的影响
引用本文:曾燕蓉,朱方容,林强,朱光书,崔秋英,邱长玉,张朝华.大蚕期饥饿处理对蚕体生长发育及产茧和产卵性状的影响[J].蚕业科学,2016,42(6).
作者姓名:曾燕蓉  朱方容  林强  朱光书  崔秋英  邱长玉  张朝华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07
基金项目:广西“十二五”科技规划重大专项;八桂学者建设工程专项;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青年科技项目
摘    要:分别在家蚕4龄眠起与5龄眠起时推迟饷食以及在5龄第3天进行饥饿处理,调查蚕体的生长发育、产茧和产卵情况,为制定新的家蚕共育模式技术规范以及一代杂交种生产的发蛾调节技术规范等提供试验依据。4龄起蚕推迟8 h饷食对幼虫5龄经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蛹体质量及蚕蛾羽化率、产卵量和良卵率均没有不利的影响;推迟16 h、24 h饷食,雌蚕的5龄经过延长及熟蚕体质量、全茧量、蛹体质量等性状成绩显著下降(P0.05),对雄蚕的影响较小(P0.05)。5龄起蚕分别推迟8 h、16 h、24 h饷食,5龄经过延长,熟蚕体质量、全茧量、茧层量、蛹体质量及产卵量、良卵数量等均显著下降(P0.01)。5龄第3天幼虫分别饥饿12 h、24 h,熟蚕体质量、全茧量、茧层量和蛹体质量均显著下降(P0.01);饥饿48 h后结茧率显著下降(P0.01),雌蚕和雄蚕分别仅为60.67%、42.66%。依据试验结果建议:农村养蚕如采用集中共育至4龄起蚕的模式,为方便共育蚕的分发配送,可适当推迟4龄起蚕的饷食时间,但推迟时间不应超过8 h;家蚕一代杂交种生产过程可将4龄起蚕饷食时间推迟8~16 h,调节对交品种发育进度;无论丝茧育还是种茧育,均不宜使旺盛生长期的5龄幼虫遭受饥饿,需预先调节好桑叶的充足供给。

关 键 词:家蚕幼虫  饥饿  生长发育  结茧  产卵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