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粒小麦与野生二粒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穗部性状的QTL定位 |
| |
作者姓名: | 严俊 张玲玲 万兵 苟君波 王运长 许昌敏 Tzion Fahima 程剑平 |
| |
作者单位: | 1.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院,贵阳,550025;贵州大学农学院,贵阳,550025;海法大学进化研究所,以色列海法,31905 2.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院,贵阳,550025 3. 海法大学进化研究所,以色列海法,31905 4. 贵州大学农学院,贵阳,550025 |
| |
基金项目: | 贵州省“十一五”重点攻关项目[黔科合NY(2006)3002F];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
| |
摘 要: | 野生二粒小麦是现代栽培小麦的祖先种,含有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利用来自以色列Gitit的野生二粒小麦G18-16与来自欧洲的硬粒小麦栽培品种Langdon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6代152个家系,进行了抽穗期、单株有效穗数、穗粒数、穗长、芒长等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分析,发现全部家系在5个性状上表现出宽广的遗传差异。14个穗部性状加性QTL被定位,LOD值为1.9~13.4,贡献率为7.3%~54.2%。控制抽穗期的QTL共3个,定位在3A(2个)和7B上;在2A(2个)和5A上共找到3个控制穗粒数的QTL;在5B上找到2个控制单株有效穗数的QTL;控制穗长的3个QTL分布在5A(2个)和7A上;在4B,5A和7A上共找到3个控制芒长的QTL。获得的QTL可用于今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改良现代栽培小麦。
|
关 键 词: | 野生二粒小麦 硬粒小麦 重组自交系 穗部性状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