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重庆市崇龛镇小学为例 |
| |
作者姓名: | 王劲轲 毛熙彦 贺灿飞 |
| |
作者单位: |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2.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2.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2.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J22B06)。 |
| |
摘 要: | 在人口流失严重,居住相对分散的乡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及优化需要结合自身特点,超越现有的基于城市地区的优化方法。选取重庆市崇龛镇小学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模拟人口数量和空间分布动态变化的分析情景,探讨了人口空间非均衡减少对一般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1)难以为继的规模与先天不足的可达性是一般乡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面临的主要矛盾;2)科学地预测人口变化,审慎地调整居民点空间结构,可在一定程度上引导需求集中,弥补"规模—可达性"矛盾;3)应重视供求关系、强化制度保障,以提升优化结果的现实意义和实施效果。给出了崇龛镇小学空间布局优化的操作方案和预期结果。提出了一般乡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参考路径和操作步骤:1)核定人口空间变化情况;2)确定居民点调整基础与可行性;3)调整需求空间结构,引导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4)评估设施规模,强化制度保障。
|
关 键 词: | 乡村 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布局优化 居民点调整 人口动态 可达性 |
收稿时间: | 2015-03-07 |
修稿时间: | 2015-05-1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