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栽培密度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唐仁忠,梁昌南,贾翠仙,韦凤舞,柳有广.不同栽培密度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的影响[J].广西农学报,2014(1):3-6.
作者姓名:唐仁忠  梁昌南  贾翠仙  韦凤舞  柳有广
作者单位:[1]融水县香粉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柳州市545300 [2]融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柳州市545300
基金项目:广西粮油糖高产创建项目(桂农业发[2012]52号).
摘    要:为充分利用一季中稻地区的光温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产增收,以超级稻中浙优1号为供试材料,开展不同栽培密度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栽培密度24万蔸/hm2、27万蔸/hm2、30万蔸/hm2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较高,尤其以密度27万蔸/hm2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最高,头季有效穗数295.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71.2粒,每穗实粒数132.4粒、结实率77.3%,产量9466.97kg/hm2;再生稻有效穗数377.6万穗/hm2,每穗总粒数66.5粒,每穗实粒数50.2粒、结实率75.5%,产量3350.17kg/hm2等性状均最高,可在一季中稻区推广应用。

关 键 词:栽培密度  头季稻  再生稻  产量  影响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