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我国古代文化对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作者姓名:吴宇宁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    要:非正式制度安排是经济活动赖以进行的社会形式,它通过对人的行为选择和激励的作用,以及对正式制度安排的制约,对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绩效也产生着重大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商业只是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它起源于夏、商,其后虽受到地主阶级的压制,但一些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却促使了古代商业活动的发展。意识形态是寻求社会稳定的灵丹妙药,三纲五常严格规定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为封建社会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减少了经济活动中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义利观是商业活动的价值论,"义以生利"和"以义制利"的思想减少了商业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商人在重农抑商的政策打压下,反而朝着统治阶级不感兴趣的方面发展,在明清时期,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关 键 词:制度  意识形态  古代文化  古代商业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