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品种大豆的产量及质膜透性对水分胁迫的反应
引用本文:宋英淑,尹田夫,薛津,刘丽君,王以芝.不同品种大豆的产量及质膜透性对水分胁迫的反应[J].大豆科学,1985(4).
作者姓名:宋英淑  尹田夫  薛津  刘丽君  王以芝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宋英淑,尹田夫,薛津,刘丽君),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王以芝)
摘    要:本研究是1984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用盆栽,在不同生育期人工模拟旱境的条件下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基础产量水平虽然不同,但其产量及产量因子对不同生育时期的干旱胁迫,有着基本一致的反应。也就是说,干旱胁迫对其相应时期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如荚形成时期和鼓荚时期的干旱胁迫,致使秕荚大量增加,粒数减少;鼓粒期的干旱胁迫且导致百粒重的下降。荚鼓期的干旱胁迫造成产量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因为粒数的减少和百粒重的降低等综合因素所致。但是其减产幅度的大小,因品种的抗旱性而异。如抗旱品种“呼80—1001”减产10%,对照品种“黑农26”减产17.9%,而不抗旱品种“绥农4号”减产39.2%。从总的趋势看,大豆基础细胞质膜透性,随生育期的进展,直至鼓粒期,均有增加的趋势,但质膜透性存在着品种间差异。在干旱条件下,细胞质膜的相对变化因品种,因生育期而异。荚鼓期的水分胁迫,对细胞质膜的伤害最严重,这与荚鼓期的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响是相一致的。说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品种的质膜透性,与其抗旱性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