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适宜栖息地模型比较及其在渔场预报中的应用 |
| |
引用本文: | 丁 琪,陈新军,汪金涛.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适宜栖息地模型比较及其在渔场预报中的应用[J]. 渔业科学进展, 2015, 36(3): 8-13 |
| |
作者姓名: | 丁 琪 陈新军 汪金涛 |
| |
作者单位: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 201306; 远洋渔业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 201306;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远洋渔业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 201306;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远洋渔业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 20130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863计划(2012AA092303)、国家发改委产业化专项(2159999)、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2231203900)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13B01)共同资助 |
| |
摘 要: | 根据2003–2007年1–5月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生产统计数据以及表温(SST)、海面高度(SSH)等海洋遥感数据,以作业次数为基础采用外包络法建立SST、SSH的适应性指数模型。分别采用算术平均法(AMM)和几何平均法(GMM)建立栖息地指数(HSI)模型,并对2003–2007年1–5月的HSI值与实际产量和作业次数作比较。研究结果显示,AMM和GMM均拟合较好,HSI>0.6时,AMM的产量和作业次数比例分别为86.75%和89.82%;GMM的产量和作业次数比例分别为84.30%和85.80%,AMM稍优于GMM。利用2008年1–5月的阿根廷滑柔鱼生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作业渔场主要分布在HIS>0.6的海域,其产量占总产量的64%以上,作业次数占总作业次数的68%以上;基于SST和SSH的AMM栖息地指数模型可用于阿根廷滑柔鱼中心渔场的实时动态预报,为该资源的高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关 键 词: | 阿根廷滑柔鱼;西南大西洋;栖息地指数;海洋环境;渔场分布;外包络法 |
收稿时间: | 2014-05-12 |
修稿时间: | 2014-06-24 |
Comparison 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Model of Illex argentinus and Its Application into Fishing Ground Forecasting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Illex argentinus Southwest Atlantic Ocean 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Marine environment Fishing ground distribution Envelope method |
|
| 点击此处可从《渔业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渔业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