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双季稻区不同土壤耕作模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唐海明,李超,肖小平,汤文光,郭立君,程凯凯,潘孝晨,汪柯,孙耿.双季稻区不同土壤耕作模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9,34(3).
作者姓名:唐海明  李超  肖小平  汤文光  郭立君  程凯凯  潘孝晨  汪柯  孙耿
作者单位: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摘    要:为探明双季稻区不同土壤耕作模式下双季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变化,以紫云英-双季稻大田定位试验为平台(设双季水稻翻耕+秸秆还田(CT)、双季水稻旋耕+秸秆还田(RT)、双季水稻免耕+秸秆还田(NT)、双季水稻旋耕+秸秆不还田(RTO,对照)4种土壤耕作处理),于2016-2017年取样,应用常规试验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早稻和晚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早稻和晚稻各个主要生育期,各处理水稻LAI大小顺序均表现为CTRTNTRTO。早稻和晚稻各个主要生育期,水稻植株的群体根系和地上部总干质量及茎、叶、穗群体干质量均表现为CTRTNTRTO。早稻和晚稻齐穗期和成熟期,根系干质量占总干质量的比例均表现为CTRTNTRTO;齐穗期和成熟期,茎的比例均以RTO处理最高;苗期和分蘖期,叶比例均以NT和RTO处理最大,CT处理最小;早稻和晚稻的成熟期,穗的比例分别以RT和NT处理最大。不同处理早稻和晚稻产量大小顺序均表现为CTRTNTRTO,2个不同年份CT、RT和NT处理早稻产量分别比RTO处理增加733.3,534.1,300.5 kg/hm~2和731.1,556.9,276.2 kg/hm~2;晚稻产量分别比RTO处理增加582.5,399.8,282.9 kg/hm~2和717.6,558.9,345.1 kg/hm~2。总的来说,土壤翻耕和旋耕结合秸秆还田的综合措施水稻干物质总量大而且分配合理,有利于改善产量构成因素,增加水稻产量。

关 键 词:水稻  双季稻区  土壤耕作模式  秸秆还田  干物质  产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