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豆单株荚数QTL定位及整合
引用本文:杨玉花,白志元,张瑞军,卫一超,卫保国.大豆单株荚数QTL定位及整合[J].华北农学报,2019,34(4).
作者姓名:杨玉花  白志元  张瑞军  卫一超  卫保国
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杂粮种质资源发掘与遗传改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 太原 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 太原,030006
基金项目:山西省农科院博士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育种工程项目
摘    要:大豆单株荚数是构成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在大豆种质资源中也是一个变异范围较广的性状,为了有助于大豆单株荚数分子选择育种,以大豆多荚材料C025和少荚材料JD18为亲本,以通过杂交构建的F2群体为材料,对亲本及遗传群体进行2 a(太原2017、太原2018)表型性状和基因型数据分析,同时结合利用已知的大豆SSR遗传图谱,结果显示,共定位大豆单株荚数QTLs 33个,解释的表型变异为0.2%~56. 4%;通过元分析整合最终共定位大豆单株荚数23个QTLs,其中有5个QTLs(q PN. C2-3、q PN. I、q PN. C2-4、q PN. C1和q PN. L)与前人的研究重叠,分别位于C2、N、C1这3条染色体上;其余18个QTLs是研究发现的控制大豆单株荚数新的QTLs(q PN. D1a、q PN. N、q PN. C2-1、q PN. C2-2、q PN. M、q PN. A2-1、q PN. A2-2、q PN. K、q PN. O-1、q PN. O-2、q PN. B1、q PN. F、q PN. B2、q PN. E、q PN. J、q PN. D2-1、q PN. D2-2、q PN. G)。q PN. A2-1、q PN. C2-4和q PN. C1(贡献率分别为56. 4%,29. 5%,35. 4%)这3个QTLs可被多环境重复检测且贡献率较高,因此,其可以作为主效QTL进行后续大豆单株荚数分子研究。由于大豆单株荚数是一个易受环境影响且由多位点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研究检测到一些新的QTLs,并且也验证了一些前人检测的大豆单株荚数QTLs,同时整合目前比较完善的大豆单株荚数QTLs。

关 键 词:大豆  单株荚数  QTL  QTL整合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