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疆西部天然草地生物量与根冠比特征
摘    要:【目的】研究新疆西部主要天然草地类型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的特征,为草地碳储量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典型样地调查,测定新疆西部4种主要天然草地类型的地上生物量、凋落物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分析不同草地类型的生物量和根冠比特征。【结果】新疆西部天然草地中,低地盐化草甸和温性荒漠草地地上活体生物量相对较高,分别为121.27和110.78 g/m~2,是温性荒漠草原的2.21和2.02倍;高寒荒漠草原草地地下生物量相对最大,为2 517.77 g/m~2,分别是其他草地类型的1.39、2.12和3.85倍;高寒荒漠草原草地的总生物量相对最大,达到了2 578.49 g/m~2,草地总生物量最小的温性荒漠为777.92 g/m~2。不同组分生物量中地下根系的生物量分别占到总生物量的89.90%、97.65%、96.77%和84.16%,各类草地中高寒荒漠草原和温性荒漠草原草地的根冠比相对较大,分别为41.58和32.79,显著高于低地盐化草甸和温性荒漠草地,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疆西部4种天然草地类型地上活体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低地盐化草甸温性荒漠高寒荒漠草原温性荒漠草原;而其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和根冠比的特征均表现为:高寒荒漠草原温性荒漠草原低地盐化草甸温性荒漠,各类草地不同组分生物量的占比特征均表现为:地下根系地上活体凋落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