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三峡库区酸性紫色土磷淋溶特征研究
作者姓名:吴先勤   丁红利   付莉   蔚建军   周川   张磊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加三峡水域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597);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3DFG92520);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自由申报项目(2013-Z30)
摘    要:三峡库区紫色土约30%为酸性.土壤酸性赋予其与中性或碱性土壤不同的理化性质,进而导致土壤磷淋溶特征不同.为研究三峡库区酸性紫色土磷淋溶特征,本研究利用温室盆栽试验,设置了不同过磷酸钙用量(0,1.006,2.515,4.527,6.036g/盆)对酸性紫色土磷淋溶及玉米生物量、磷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紫色土(旱地)自身磷淋溶量较高,达164.6μg/盆,施入少量磷肥,各形态磷淋溶量显著增加,但当施磷量达到2.515g/盆(即农户普遍磷用量87kg/km2)以上时,磷淋溶量不再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呈下降—升高—稳定趋势.土壤总磷淋溶峰出现在玉米拔节期和灌浆期;玉米7~8叶期是溶解性磷和正磷酸盐淋溶高峰期,之后随玉米的生长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颗粒态磷是土壤磷淋溶的主要形态;溶解性有机磷是溶解态磷淋溶最主要的形态.本研究中,当地农民普遍施磷水平I2(2.515g/盆)为磷淋溶最低处理,但磷肥利用率仍然很低,仅为14.7%.

关 键 词:酸性紫色土;三峡库区;磷淋溶;施磷量;玉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