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江经济带淡水养殖单位面积产量、碳排放规律及空间差异
作者姓名:赵晓日  樊相文  刘玲  马林  柏兆海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 050022;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A2047)
摘    要:淡水渔业资源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资源之一,但快速发展的淡水养殖强烈影响着水体CH4和N2O的排放,进而造成环境危害。本研究基于全国和地方渔业统计年鉴构建了2019年长江经济带县级尺度的渔业数据库,解析了长江经济带淡水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及空间差异,并根据建立的数据库综合分析了淡水养殖模式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结果显示,2019年长江经济带中游淡水养殖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为6.9 t·hm-2,下游最低,约为6.0 t·hm-2。整合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发现,长江经济带淡水养殖总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5×107t(以CO2e计),其中粗放型和半集约化养殖模式排放量最高,约占总排放量的66.8%,集约化排放量占比最少,约占4.5%。因此,发展绿色养殖模式、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实现长江经济带淡水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关 键 词:长江经济带  淡水养殖  温室气体  养殖模式  空间特征
收稿时间:2023/3/14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